bikaacgn@qmail.com
添加时间:近期需求整体不好,南方地区进入梅雨季节,炼厂库存、社会库存整体偏高。截至6月13日,炼厂库存49%,环比增长3个百分点,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,创三年新高。社会库存55%,环比增长3个百分点,创年内新高。分地区看,山东地区库存压力最大,社会库存率高达80%,华东和华南地区均为50%。长期而言,未来新建需求将逐渐减少,养护需求增加,目前养护需求占比20—30%左右,未来可能增长至50%。
刘世锦:我想说的是,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宏观经济政策能做什么、不能做什么。一个基本的结论是,只有当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,放松宏观经济政策才有效。而事实是,由于过去高增长的诉求,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的情况并不多见。有人说,是不是可以通过一些短期的经济刺激政策,使实际增长速度高于潜在增长率?比如,把未来的投资包括基建投资等提前到现在来做,怎么做呢?办法就是加杠杆。这样做不是不可以,金融或杠杆的作用,就是把明天的钱拿到今天用,这也是货币政策、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的着力点,但问题是要把握好度。在我们的调研中,有的县一年财政收入不到一个亿,远低于到期负债,这些负债将来到底怎么还呢?也许到某个时候无法支撑,经济可能“哗啦”掉下来。这种企图超越潜在增长率的刺激办法导致的经济增长,一是不可持续,二是一定导致经济大起大落。事实是,如果放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区间内,把波幅熨平,我们发现这种过度刺激做法拉动的平均增长速度,其实是相对低的,并且代价更高。日本、韩国和中国台湾,都有过这样的教训。
前面讲了一些概念上的理解,结束之前我分享两个案例,这也是我们过去几年中初步成功的经验。第一个案例,我们打造的开鑫网络借贷平台。事实上,我们从2012年起就开始做网络借贷方面的工作。我们创新性的把线下的一些小微的准金融机构的剩余能力,通过互联网整合起来,同时高效连接中等收入的阶层和需要融资的小微服务企业之间,把他们的资金和融资的需求能够高效的连接起来。通过过去几年的实践,一方面打造这个平台创新的一些产品设计,同时也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成果,截止到现在,平台的成交量已经超过200多亿,服务了超过了1万+次的小微企业,最关键的是我们把他们的年化成本从15%降低到不到8%。
责任编辑:刘德宾 SN222短期而言,沥青利润修复,炼厂开工率或持续增加,供应宽松,然而当前沥青处于需求淡季,下游消费能力不佳,预计炼厂库存、社会库存压力较大,沥青基本面偏弱。中长期来看,原油需求通常会在下半年内回升,且经过前期大跌,炼厂毛利回升有望推动开工回升。今年全球新投产炼厂较多,新投产炼厂带来的增量需求从三季度开始逐步显现。沥青雨季过后需求或迎来释放,中央目前托底经济的决心坚定,因此基建投资或将维持增长趋势,预计沥青三季度偏强运行。
程实称,展望三季度,中国经济将继续作答“压力测试”下半场。一方面,内部需求的不足将取代外部博弈的冲击,成为下半场中国经济“稳增长”的首要挑战。另一方面,通胀压力的大概率下行,以及消费引擎的可能回暖,也有望为激活内生增长动力提供新契机。针对这一格局,利用政策空间的改善,货币政策重心预计将从“总量功能”转移至“结构功能”,财政政策亦将持续发力。程实认为,三季度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呈现内敛化发展趋势,增长表现有望保持平稳,“大消费”的价值主线料将进一步凸显,并提速向资本市场映射。
经济减速,说到底只是个表象,它背后更重要的是需求结构、供给结构和金融结构的转换。首先是需求结构的调整。在2010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达到一个高点以后的近十年时间里,出口、房地产、基建历史需求峰值“三只靴子”相继落地。需求结构变化以后,供给结构也得相应往下调,供给结构先开始不愿意调,因为已有的供给产能规模很大,调整产能实际上是调整利益格局,但是以后不得不调。中央提出“去产能”,背后还是顺应市场力量发挥作用。从工业品出厂价格看,由于产能严重过剩,曾经有54个月PPI负增长,2016年第三季度以后,PPI由负转正,供需达到了新的平衡。需求结构调了、供给结构调了,金融结构调不调呢?答案是必须调。需求和供给减速必然要求金融降杠杆,而杠杆率变化的背后实则是金融结构乃至经济体系的深刻变革。过去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,杠杆是一直往上加的,特别是最近十年,随着经济减速,为了维持一个必要的增长速度,一些地方甚至为了维持一个实际上已经达不到的增长速度在加杠杆。但是杠杆加到一定程度以后,高企的负债率必然不可持续,所以中央这几年提出“去杠杆”,先是讲“去杠杆”,然后是“稳杠杆”,进一步又提出“结构性去杠杆”,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“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”。国际经验也表明,杠杆变动具有长周期特征,对降杠杆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有足够估计,要依靠市场化、法治化的办法,慎用行政性办法,尤其要防止“一刀切”。